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有对研究水质的夫妇20年不喝自来水的新闻引热议,不少市民开始高度关注“自来水水质问题”。对此,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发言人梁丽昨日表示,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供应的水符合国家106项标准,是安全的水,市民可以完全放心饮用,1月15日起将网上公布自来水水质信息,届时市民可以查询饮用水的水质情况。
北京一对研究饮用水水质的夫妇已20年不喝自来水。据他们介绍,北京自来水硝酸盐指标已很接近国家标准线。自来水中的硝酸盐大多数来源于垃圾、滤液和粪便。他们检验测试发现,北京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是有机物污染,而有机物“很多是小分子的,去除率很低”。
这对夫妇,丈夫在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饮用水产业委员会工作,妻子是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他们的工作,与公众身体的健康乃至安全息息相关。这对专家夫妇言辞凿凿,但是社会公众显然不能立刻认同他们的好心。自来水水质不够高可能是事实,但冷不丁冒出一对专家夫妇,向公众传达一则保守了20年之久的秘密,还是让人吃惊。更加让人不安的是,这些年来水品质下降,然而品质下降的却远远不仅是水。详细》》》
日前有新闻媒体报道称,北京一对夫妇常年与饮用水打交道。丈夫在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饮用水产业委员会工作,妻子则是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由于担心北京自来水水质逐渐变差,他们已20年不喝自来水,只喝矿泉水,更自诩为“北京市最会喝水的家庭”。
对此,梁丽回应说,“北京的饮用水及水源地是国内最好的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供应出的水符合国家106项标准,是安全的水,请市民放心饮用”。
针对民众对目前北京供水水质状况的关心,市自来水集团水质监测中心主任林爱武介绍,北京自来水的浊度、硝酸盐、硬度等指标都达到或优于目前国家标准,国家标准规定浊度为1个NTU,而自来水集团出厂水控制在0.3个NTU,一旦浊度达到0.3个NTU,自来水厂将自动报警,水厂出厂水的浊度一般都在0.1-0.2个NTU,出厂水浊度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硝酸盐国家标准地表水小于10毫克/升,据去年四季度的检测,北京地下水的硝酸盐最高只有9.7毫克/升,而地表水源市区最低值只有0.7毫克/升,远在国家标准之下;国家标准规定自来水硬度不超过450毫克/升,而北京自来水集团生产的自来水控制在380毫克/升以下。详细》》》
近来,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赵飞虹夫妇宣称20年不喝自来水,此举引发舆论关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新闻发言人昨天向媒体介绍了北京市自来水水体质量情况,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发言人介绍,北京的饮用水及水源地是国内最好的水(源地),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供应出的水是符合国家106项标准,是安全的水,请市民放心饮用。
同时北京自来水集团昨天介绍,本月15日将在该集团门户网站上公布供水水质监测信息,供市民查询。全市供水管网和用户终端新增的59个监测点也将于本月启用,届时监测点总数将达302个,主要分布在人群密集居住区。今后的水质监测结果将一季度公布一次,市民点开网站首页的水质信息公开专栏,可查看与水质相关的42项常规指标。详细》》》
7日中午,“20年不喝自来水”事件中的妻子赵飞虹,在网上回答了微博用户的提问。赵飞虹说,北京自来水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安全的。自来水标准中规定一个人从出生每日两升不会有问题。至于为什么和丈夫20年不喝自来水,赵飞虹解释说,像她这样具备水质检测知识和设备的毕竟是个例,不是普遍现象。
赵飞虹说,作为我个人来讲,我希望提高我自己个人的生活水平,希望提高我自己的健康水平,我又有这种技术水平以及条件,我可以对水进行化验,对水做出合理的选择,所以我这个只是我自己的一种个例,而不代表普遍性。而赵飞虹的丈夫李复兴也澄清说,北京的水源质量和水处理技术都是顶尖的,以北京的水质,你们可以放心饮用。详细》》》
自来水集团建立了水源预警系统和精细化水质管理模式,从着眼于内部控制的三级水质保障体系,向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水质监测控制体系转变。集团提前5年,在全国率先达到国家颁布的106项饮用水卫生新标准,检验测试能力达205项,出厂水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检测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取水口预处理技术、出厂水有机物操控方法、活性炭吸附技术、高密度澄清工艺、加砂沉淀工艺、膜技术等深度水处理技术居国内领头羊,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水源多样化、水质复杂化的情况下保证了首都供水安全。
市自来水集团发言人介绍,北京的饮用水及水源地是国内最好的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供应出的水是符合国家106项标准,是安全的水,请市民放心饮用。未解决北京市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集团充分的利用首都科技资源,提升供水企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在水处理工艺、管网优化、水质评价体系和应急技术等方面建立北京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自来水集团建立了全过程的水质监控体系,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用户终端水进行全过程的水质监控,保证自来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如利用在线监测仪、定期取样化验等方式,对水源的水质进行监控;通过水厂运转班组、水厂化验室、水质监测中心三级水质检测,确保出厂水符合106项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在供水管网和用户终端建立了243个水质监测点,对管网水、用户龙头水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首都供水安全。
自来水集团积极采用国内外领先的水处理技术,如臭氧和活性炭深度处理、超滤膜、微砂加速沉淀、高密度澄清等水处理技术,出厂水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其中取水口预处理技术、出厂水有机物操控方法、活性炭吸附技术、高密度澄清工艺、加砂沉淀工艺、膜技术、水处理优化集成技术等深度水处理技术居国内领头羊。详细》》》
根据这对夫妇多年的研究,在北京,如今被称为一类水标准仅相当于当年的三类,而自来水中硝酸盐的含量更是逐年增加,已经逼近国家饮用水标准中该项的最高上限……这些表明,水质恶化的情况很严重,而水质标准的不断降低则令人很困惑:标准向水质的妥协,是无奈,还是纵容水质恶化的现实?
实际上,缺水的不只是北京,很多城市都面临这样的难题。一方面城市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不少城市的人口呈井喷式发展,给城市的供水带来非常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工业污染等原因,很多城市原本的优质水源遭到破坏,已经难以再成为饮用水。为解决饮水问题,多年来,许多城市开始寻找新水源,然而由于污染的蔓延和广泛化,新水源的水质也不容乐观,进而造成了自来水水质的不断恶化,现实如此,较高的饮用水标准自然也就难以坚守。
在水质恶化的背景下,有人选择不喝自来水,并根据专业和工作所长选择其他的饮水方式无可厚非。但这样另类保健康的行为背后,却给普通大众带来了难题:不是谁都有经济条件和专业相关知识去选择那些价格高昂的矿泉水。对于一个个普通人而言,即便知道了自来水水质不断恶化,也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城市里,生活在无数根水管组成的城市大动脉里。话说回来,即便个人有能力购买更好的水,也脱不开水质恶化对健康的影响,因为自来水之于我们,就像海之于鱼,那些能游得更远的鱼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相对洁净的海域,但水质恶化的蔓延,势必淹没所有鱼类。
“20年不喝自来水”更像是一种另类的警示,在工业发展、经济利益与环境资源的多年博弈中,环境已明显处于劣势。在严峻的水资源现状面前,口号式的敷衍、疲软的环保行动,不但真矫情还在耽搁宝贵的补救时间。现在需要的是长远、负责的规划和实实在在的果敢行动。保护水资源与经济发展虽然都重要,但前者是生命的基础,孰轻孰重,不言而喻。详细》》》